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不知不觉,夏天已经悄悄到来。在她热情的暖阳下,于6月9日下午迎来了本学期首次线下英语教研活动。如何“创设情境,聚焦生活,落实运用”是我们的追求。四年级的朱洪凤老师和五年级的芮梨老师分别呈现了一节综合拓展课和一节语篇阅读课。两节课的研究专题聚焦以读促写,促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以生为本 促学习
朱洪凤老师执教的是4B Unit 8 How are you?(checkout time),朱老师的教学很好地凸显了该板块的功能:综合复习,综合拓展。教学设计从单词到句型再到语段及语篇,环环相扣,水到渠成。本节课最后以戏剧创作和表演作为综合输出,彰显学科研究特色的同时,直观展现了本单元学生的学习样态。
芮梨老师执教了5B Unit 8 Birthdays(story time)。芮老师大胆创新,变革了前期的教法学法,整节课话题聚焦,板块清晰,互动多维,环环相扣,各环节扎实的铺垫和充分的操练,使学生最后的语言输出流畅自然,令人惊喜。该课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的发展。
以己为镜 正自我
课后,全体英语老师齐聚未来教室2进行了集体评议。朱老师和芮老师基于今天的教学作了及时反思。
朱老师:上完这节课,我觉得有以下三个方面需要完善。
1、情境创设要更真实,今天我们班就有位学生生病在家,可以创设给这位同学打电话并看望她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本节课的打电话用语以及关爱他人的话语。
2、加强自我捕捉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3、优化各板块的指令语和过度语。
芮老师:反思我的这节课,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得不到位。
1、本单元的核心句型When’s your birthday? It’s...在这一课时没有得到操练。在设计时,我忽视了本课的句型操练,将重点放在了学生的阅读和表达上。
2、序数词的感知目标在这一课没有有效达成。在教授序数词时,我简单地让学生读了一读,没有给足时间让学生吸收、内化。
3、文化品格的提升有待优化。本班学生生源并不全是常州本地的,对于常州生日习俗了解得不多,设计教学时我应该基于学生的学情,通过学生资源反馈来进一步推进我的教学。
以人为镜 明得失
听完两位老师的课及课后反思,学科组的其他成员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视角做出了点评,畅谈了各自的收获和建议。
吴晓兰老师:朱老师的这节课活泼而灵动。循循善诱的老师,积极配合的学生,使这节课饱满而富有活力。整节课,朱老师知识目标设计合理。从聚类呈现单词到句子,再从语段到语篇的输出,层层递进。情感目标也渗透在课堂的方方面面,从针对illness提出的how to care about others到结尾的caring about friends to make us happy and better together,升华情感,让学生懂得去关爱他人。需要改进的是朱老师在个别环节的过渡上太过跳跃,衔接欠自然。相信在后期的磨炼中,定会越来越出色。
顾春燕老师:朱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集剧本创作和表演为一体的复习课,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在知道make a call、tell the illness以及拓展how to care about others的基础上进行完整的文本输出。整节课朱老师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的实施也较有针对性。学生的听课常规很好,课堂上能大胆、自信的展示自己。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需更好地利用孩子们的资源进行教学,并及时做好评价,通过复习课的反馈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再作用到教学中去。
奚亚芳老师:芮梨老师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纷呈的课。从芮老师的课堂,我们看到了一群灵动的孩子,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每个学习环节中,每个学生有着很好的表达习惯。老师时时刻刻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无论是从课堂大板块的设计,小组活动的有效,知识点的聚类归纳,学生之间的两两对话到语段表达,学生由文本学习到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还是文化意义的提升,都注重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
王媛媛老师:芮老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扎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凸显得淋漓尽致。本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亮点。1、关注学生综合语用能力的培养。从Daily report到Talk about Su Hai’s and Mike’s birthdays再到杨玲和自己的生日,都关注学生表达的结构性和丰富性。2、 关注学生语篇阅读能力的培养。芮老师设置了三读文本,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信息、对比信息的能力。3、关注学生的结对活动。本节课有多个pair work和group work,提升了学习的有效性。
刘琴老师: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今天芮老师和朱老师的课堂很好地体现了“开放”二字。1、内容的开放,丰富而多远。两位老师前期深入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独特育人价值的同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融合、创生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2、形式的开放,多向而灵动。在学习过程中所有的task设计开放并都能重心下移,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两位老师后期要进一步锤炼教育教学新基本功,解读教材的同时,更好地解读学生,观察学生的学,做到目标的开放,多维而灵活。
以君之言 优教学
黄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大胆创新,能基于核心素养的提升变革教法和学法。同时黄老师对我们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story time板块如果目标指向以读促写,我们整个的教学设计从结构层面到微观视角都要聚焦以读促写这一终极目标,设置开放性的任务让学生主动发现、建构话题介绍的纬度并引导学生立足教材及自我认知,思考如何表达得更有序。此外,黄老师指出教学不是推进环节,而是在不同环节下调动学生的语言储备。黄老师强调复习课应以“螺旋式”模式进行教学,并加以拓展。对话交际需要真实灵活的情境,复习课的情境创设不同于其他新课,应更加综合和自由,教学设计也应更加“灵活”。
梅雨将至,微凉清风徐徐。
那是创新的风,是扎实的风,是潜心研究的风。
我们新桥二小的老师们将永伴这清风,努力奋进,成就美丽彩虹!
撰稿:高琳
摄影:高琳
审核:刘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