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滴答,敲打出快乐的节奏。6月24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博导吴永军教授来到新桥第二实验小学会议室1就校园文化顶层设计、劳动教育课程规划以及“一班一品”建设三个方面的问题,与大家展开了讨论。
前沿前瞻 校园文化立设计
上午,吴教授与部分行政共同商讨了校园文化顶层设计。吴教授认为,我校新人形象要与学校愿景及具体目标相匹配,要具有规划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另外表达核心要义时,内容要有未来感,表达方式也要具有未来性。同时,书院代表当时最先进的文明,因此我们要借助于“道乡书院”让它成为孩子们精神的高地、知识文化的集散地和先进文明的生长地。
儿童首先要向人类文化致敬,从而走向属于自己的未来。因此我们要让孩子从新桥二实小走向未来;从道乡书院走向未来;从传统文化源头出发走向未来。
定性定形 劳动教育明方向
下午,吴教授协同部分行政以及年级组长,共同听取了劳动教育校本化实施方案,并做研讨。学生发展中心仲桃老师就我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方案做汇报,仲老师以《耕耘绿色田园 培育未来新人》为题,汇报了该课程的背景、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及保障措施等。
吴教授指出,该课程的设计规范,且与学校实际结合紧密,但同时他也指出:劳动教育首先要明晰其概念,真正的劳动教育是要能够让学生动起来、做起来,能流汗、能吃苦的教育,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懂得劳动艰辛,从而更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劳动教育不能过于知识化。在讨论中,初步明确了“劳动服务”的概念,即让学生从自我服务开始,学会服务他人,服务家庭,服务社会,要通过自己的体力劳动,让他人感到舒适、幸福的课程理念。
一班一品 班级建设树品牌
紧接着,校青年骨干班主任成长团的成员们,纷纷阐述了自己班主任工作的发展方向,即“一班一品”的初步构想。如:朱洪凤老师,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将“国际理解”融入班级建设,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人”;金珂老师预备在“家校活动”中构建班级特色;柳溪老师预备将“影视欣赏”融入学生培养;谈玲琪老师挖掘班级学生特长,从“漫画创作”入手,打造班级特色……
韩校长和陈校长均对年轻班主任们的工作热情表示鼓励,并提出建议:“一班一品”的构建可以基于班级学生的成长需求;基于自身学科特点;基于教师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等,选择时切入口要小,要有载体,并长期的坚持去做,定能形成自身的班级品牌,成为有特色的班主任。吴教授也对老师们寄予厚望,并期待早日看到老师们的成长。
教育是创造未来的旅程,是一段师生共生共长的旅程。希望在这一次次的研讨与智慧碰撞中,所有人都能投入到“创造未来”的过程中去,生发出无限的可能性与多元性,真正培养出能创造未来世界的新人!
(撰稿:江燕、仲桃;摄影:江燕、仲桃;审核:杨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