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渐收灼心之气,暑意慢拢傲人之姿。七夕前夕,二小全体教师齐聚星星鸟剧场,共商未来育人大计。
未来是怎样的呢?韩绪丽老师带领着大家“穿越”到了两百多年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那时的英国人畅想的未来就是蒸汽机动力越来越足,双手越来越被解放。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二小励志打造一所看得见未来的学校。对于每一个二小人来说,未来有着更加特殊且具体的意义。 在非正式学习空间里的学习是未来,借助互联网终身学习是未来,师生间的创造空间是未来……
未来触手可及,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未来呢?为此学校特意安排播放了朱永新教授的讲座《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衡量一个学生好坏,考试已不再是唯一的标准。未来,我们要培养“T”型人才,除了自己的专业领域外,更重要的要学会合作。百岁老人赵慕鹤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永远都不过时。想要拓展生命的长、宽、高,前提就是要有一个好身体。仲老师如是说: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立、守、得”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要立志、求索、彻悟,但首先得有一个好身体未来才能走得远。
韩校长说,未来学校办在当下,如果用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就等于在抹杀孩子的未来。未来学校是绿色的、智慧的,我们只有成为自主的学习者,与技术共生的学习者,创造未来的学习者,终身的学习者才能在未来学校立足。
下午,学校请来了常州市电教馆的黄炎主任为大家讲解智慧校园的建设。用技术解决问题将是一个未来智慧校园的标配。全球各地已经对智慧课堂有了许多初探,我们的课堂也从十分传统的经验判断逐步走向依靠数据判断。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如何让他们“智慧”地成长,是每个教师都需要思考的命题。
作为这所看得见未来的学校的一份子,我们正努力做一群具有未来生命样态的新型教育者。与会老师纷纷写下培训心得,为开辟未来新道路埋下基石。
撰稿:樊梦玉
摄影:谢子翔
审核:江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