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九月,天高云淡,秋意正浓。9月11日上午,新桥第二实验小学的全体数学老师汇聚全域教室,开展数学教研组第一次研讨活动,共同聆听了由汤叶丹和蔡秋秋两位老师执教的两节精彩纷呈的课堂。本次活动由孙伟琴主任主持,并有幸邀请马美男校长莅临指导。
汤叶丹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上册的《梯形的面积》,汤老师有放有收,在发挥学生能动性的基础之上,在教师有目的引导下,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学习经验,动手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并让学生通过找图形之间的联系,自主从不同的途径探索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通过“拼、剪、割”的动手操作活动,看一看能转化成什么图形。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参与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真正做到“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而且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蔡秋秋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的《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蔡老师以复习连乘为基础,回忆了解决问题的四大步骤,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检验反思,再通过交换提供条件与问题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在教学时,通过提问让学生从图中寻找信息,尝试独立列式,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解法。蔡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逐步感知,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去解答、去验证并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尝试解答,体会解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马美男校长也对两节课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马男校长肯定了两位教师都进行了结构化思维,捕捉资源以及处理资源的方式都很敏感。马美男校长就新基础教学如何在课堂上生长,创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教结构用结构要体现思维的递进性,对于同一单元的不同课程、同领域的不同年级的课程怎样教能把方法的结构、知识的结构和过程的结构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结构。二、要有开放的问题,完整问题的抛出要体现思维的完整性,表达的完整性,这就取决于日常课堂培养。三、我们要有大问题意识,要有思维度,有差异性的要求,可以让每个小朋友人人参与,尽力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需求。四、数学表达有要求,要完整表达,要大声说、清晰说、完整说、有序说。五、组织方式要开拓学生的思维,不要局限孩子的思维。孩子要经历同桌互说、个别表达、老师的提升的过程,这样的活动组织的行为要形成烙印,形成常态。六、我们老师一定要走在学生的前面,要看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举重若轻的思维点拨。
前方的道路绵延悠长,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成长,我们将会以第一次教研活动为新的起点,且学且思、且思且行、且行且远。相信我们新桥第二实验小学的全体数学教师们会努力提升、一路成长!
撰稿:冯灵 摄影:冯灵 审核:孙伟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