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好合作,沟通无极限
——记新桥二小新教师家校合作专题培训活动
为了提高新教师的职业素养,助力新老师成长,11月5日下午,新桥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新教师家校合作专题培训活动,本次活动由仲桃主任主持。学校特别邀请到了常州市特级班主任陈亚兰老师带来一场题为《家校好合作,沟通无极限》的专题讲座。
全体教师十分珍惜这场专家讲座,提前入场按序就座,严格遵守会议纪律,认真聆听专家传经送宝,及时作好学习笔记,展示了新桥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团队特有的精神风采。
陈老师先用电影《别岁》片段引入,指出教师机智与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其对家校沟通的理解,即家校沟通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沟通,这种沟通应是全程互动、全领域交流且具有全时空影响的。接着,她从学校关系和老师误区两个方面罗列了家校沟通常见的问题,并结合实例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1)达成共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邀约共育:角色互换,合作联盟;(3)平等共育:换位思考,和善坚定;(4)互学共享:终身学习,赋能成长。
最后,仲主任对本次培训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新教师提出几点期望,希望新教师都能够且行且思,不断创新,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讲座结束后,新教师们受益匪浅,收获颇丰,纷纷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徐凤佳:听了陈老师讲的有关家校沟通的专题讲解,受益匪浅。在家校沟通方面,因为观念的分歧、内容的狭隘化、方式的单一化……这些原因都会影响到沟通的顺畅与结果的有效展开。那么如何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呢?首先我们班主任要关注平时的细节,通过在家长群里发布喜报、多表扬学生的在校情况等多种渠道,来凝聚人心,营造和谐向上的氛围。其次,在与家长沟通上,要站在平等的角度共同商讨,不能出现单方面的说教,要做到面上的无痕引领。最后,我们班主任也要坚守沟通原则,通过专业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呈现。老师与家长之间要互学共学,作为班主任更要终身学习,做到赋能成长。
谢敏:今天全体新教师齐聚全域教室,听取陈亚兰老师“家校好合作,沟通无极限”的专题培训。陈老师通过“和家长沟通过程中的难题”入手,提到家校沟通的全程互动、全领域交流和全时空影响。从四个大角度向大家指出了实践方法:一是重细节、展素养、多渠道;二是邀约共育,角色互换;三是平等共商、换位思考、和善坚定;四是互学共学,终身学习。新教师们受益匪浅,相信丰富的理论知识会帮助我们更好的和家长们沟通,共同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周明珠:家校沟通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陈老师就家校沟通会出现的难题切入,清晰地指出新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加上《别岁》电影片段中父亲和教导主任沟通时出现的问题,让我感触颇深。作为新老师要重细节,展素养,多渠道聚人心。邀约家长共育,积极搭建家校共育平台。同样可以举行多系列活动,如陈老师所提的父母讲堂、亲师共读活动。家长和老师处于平等地位,彼此尊重,最终达到“亲其道,信其师”。只有协调与父母的各种关系,我们才能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取得一致和更好的效果。
王静亚:陈老师的这次培训言简意赅的从问题到方法,给了我们这些新班主任很好的引领。家校合作是教育和培养学生有效的手段,良好的家校沟通可以全程互动、全领域交流、全时空影响,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交融。我觉得作为教师,家校合作我们应该做到“知行合一”。“知”是要明确家校合作前提是平等合作、互相尊重;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让家长听其道而亲其师;是要采用多渠道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与家长达成一致。“行”是建立合作联盟,以多种形式的家校互动来促进教师与家长的共商共育。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能不断实践、反思,更好的开展家校合作!
本次培训不仅丰富了新教师家校沟通工作的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还促进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相信新教师们一定会带着前辈们的期许,在教育之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新桥二小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撰稿:孙晓薇
摄影:王欢欢、孙晓薇
审核:仲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