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十二月,似乎格外的寒冷,但这寒冷的天气却抵挡不了数学课堂的热情如火。为迎接优质学校创建,促进数学教师专业成长,12月3日下午,新桥第二实验小学数学组振翅营教研活动在全域教室开展,数学组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聚焦“优质学校创建”和“数学实验教学”,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总共分为课堂展示、调研反馈、发展引领三大板块。
课堂展示,共同成长
第一节课是由汤叶丹老师执教的常规课《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汤老师的这节课主要渗透“理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回顾反思”这一学习方法。她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产生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需求,在列举的过程中,感受列举策略的优点,即有序的列举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第二节课是由冯灵老师执教的数学实验课《摆一摆,想一想》。冯老师运用多样化的工具,如示范视频、学习单等,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一次次地撬动,这些工具不仅在帮助学生思考,更是“思维可视化”的桥梁。她始终以学生基础为起点,精确切入,让学生不是无奈地“跟着重复”,而是生动、高效地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学习、拓展。学生在摆长方形等实验过程中,通过知识迁移、主动建构,积累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活动经验,同时借助几何直观,学生探索到了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调研反馈,提升优化
课后,孙伟琴主任对近期的课堂调研结果、备课、作业及台账资料检查结果进行了反馈。她强调备课和作业是教学常规工作,每一位教师都需要不折不扣的做好。她充分肯定了老师们的专业素养,同时为老师们提供了几点建议:(1)教案内容要突出“五同”和“五不同”(2)单元目标达成分析需要精致化和个性化,突出亮点(3)二次批改要到位。
发展引领,指明方向
随后,孙主任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评价。她认为这两堂课各具特色,汤老师的课充满了浓浓的数学味,道出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冯老师的课准备充分,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接着,她提出了几个问题让所有的老师思考:(1)数学实验的一般步骤是什么(2)搭正方形的时候学生是否具备差异性,与会的老师们积极参与,共享想法。在研讨的过程中,孙主任提到数学课堂朝着五个方向变革,即开放真实的问题情境、面向全体学生、学习过程可视化、学习方法结构化、学习方式转变,并以汤老师的课为例说明如何进行“三放三收”。
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和实践的展示,每一次教研都让授课不再是一个人的冥思苦想,而是新桥第二实验小学数学组全体教师的智慧结晶。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新桥第二实验小学数学组会越来越好!优质学校创建,数学组在行动!
撰稿:孙晓薇
摄影:孙晓薇
审核:孙伟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