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料峭,蛾儿雪柳。学期临近尾声,新北区新桥第二实验小学迎来了紧张而繁忙的复习阶段。为了能提高复习课堂的教学效率,2021年1月13日下午,语文组倪嘉琳、王静亚、张璇三位老师各自作了充分的准备,为全体语文教师展示了三节精彩的“期末复习研讨课”。
聚焦课堂 专项复习
一年级的倪嘉琳老师执教的《句子魔法学院》,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句子表达的正确性、规范性。课堂一讲解二点拨三练习,有扶有放。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调动,孩子们极具想象力的表达也给老师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年级的王静亚老师执教的《非连续性文本》,通过常州网红地打卡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感情共鸣,整堂课始终围绕非连展开教学,情境性强,从最开始的微信朋友圈到文化广场平面图,到活动海报,甚至公交车站牌,地铁线路图。中年段的王老师更加侧重于学习方法的教学,充分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能力得到高效提升。
六年级的张璇老师执教的《修辞手法》,教学流程紧凑,环节流畅,复习目标明确,使学生从整体、系统的角度掌握了十种修辞手法,高年段的张老师注重方法与能力的培养,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给学生足够的复习空间,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实现了考点掌握和自主探索。
关注生活,高位引领
对于本次的复习教学研讨课,薛辉校长充分肯定了三位老师教学设计的用心,使用了很多的招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他也对这三节课进行了高位引领。薛校指出句子复习站位要求略高,低段句子的教学还是以培养语感为主。非连文本的教学贯穿每个年段,老师们应注重提炼每类非连文本的策略。对于高段的修辞教学,薛校则认为为生活所用的修辞才是活的,复习课不应该只是教知识,而是要去运用这些知识。最后他总结道:为生活所用的学习才是最有价值的学习。
互动研讨 重构课堂
在薛校的高位引领后,一年级的柳溪老师和三年级的徐凤佳老师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并于1月18日在各自的班级进行了课堂展示。
一年级柳溪老师执教了复习研讨课——《挑战汉字王国》。柳老师带领孩子们勇闯汉字王国,她创设了一系列情趣盎然的“字词闯关情境”,有形近字关、同音字关、反义词关,让孩子们在趣味活动中积极思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句子小屋”环节,柳老师由字到词、到句,最后到一段话,由浅入深,让孩子们在合作交流中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三年级的徐凤佳老师执教了复习课——《非连续性文本》。徐老师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不同类型,教学过程中她提供了包括地图、活动海报等阅读材料。设计的任务,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把数个有关文化广场的材料阅读构成了一个文本群:从信息提取、比较判断走向了信息利用。师生不知不觉地总结出四条可操作性很强的阅读策略,然后通过实题演练,进一步巩固了对这些方法的掌握,从而也推动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课后,青年教师们都积极撰写了听课的反思和心得。
季琳:柳老师的课堂一如既往的生动活泼,她总能为学生创造生动的情境,利用挑战书、颁发证书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看得出孩子都兴趣盎然,而且每位同学参与度都非常高。不过柳老师各版块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入的时间有些长了。后续字词的重点可以放在形近字词、同音字词上。孩子们平时练习中类似的错题就是很好的资源,可以用来再复习。正如韩校一节课是要有生长点的,要让孩子们从无到有,从不会到会。
左雅:柳溪老师的这堂《挑战汉字王国》期末复习课,别具匠心,设计精巧,把生字复习课上得生动有趣,十分精彩。柳溪老师轻柔的语气使整堂课如行云流水,师生之间的互动浑然天成却又蕴含巧思慧心,一个个小小的点拨,一句句适时的评价,足见她扎实的功底。孩子们在课堂上高高举起的小手,响亮的发言,小脸上会心的微笑,阵阵表扬的掌声,都在传递,原来复习课也可以这样幸福、高效。
倪意红:这堂课首先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通过构建真实的情境教给学生非连文本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解决问题,可以说是很完整的一节课。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从一个个小问题出发让学生自主阅读,提取关键信息。同桌合作,你问我答的方式加深印象。最后结合一个真实状况,学生自然而然在解决问题中学会融会贯通。如果可以总结出这一类文本阅读的做题方法,相信会进一步提高效率。
谈玲琪:徐老师围绕“非连文本”的阅读方法为教学目标,创设了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尝试中掌握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并在实践中大胆运用。课堂上,徐老师循循善诱,学生畅所欲言,尤其是小组汇报环节,学生思维活跃。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应结合非连续性文本自身生活化、实用化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尤其是阅读经验。
融融暖冬,一次活动,一次收获。相信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在这次活动中有了自己的思考与体会,正是有了这样一次又一次思想的碰撞,我们的期末复习将更有方向,复习也会更有效率。
撰稿:郑虹
摄影:郑虹
审核:江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