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春风带来了温暖的阳光,四月的阳光带来了明媚的天气,四月的天气带来了娇艳的花朵。我们在这美丽的季节相约,带来春的希望共同走向学习的殿堂。美术组的老师们在本月展开了教研活动更是得到不少收获。4月1日上午,新北区教研员周文雅校长和新桥二实小的韩燕清校长以及综合学科的老师们齐聚美术教室,一起观摩了我校曹杨老师和羌晓燕老师执教的美术课。
课堂观摩——手工的教与学
第一节是曹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动物面具》。曹老师通过魔术面具换装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针对三年级学生,在制作技能、创新意识、知识面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累的现状,曹老师在学生熟悉的题材中找到新的切入点,以较多的图片资料与形象逼真的flash动画,向学生重点介绍了面具的起源和用途,丰富学生的知识。在欣赏和借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依据自己所备的材料,有创意地设计、制作造型各异、形态生动的面具,最后在模拟的变装舞会中进行展示。
第二节羌老师执教的《神奇的瓦楞纸》,羌老师导入课题的时候大胆进行教师示范,让学生一下感受的神奇,打破固定传统模式。在示范过程中巧妙的教授了刻、撕等方法将瓦楞纸制作成装饰作品。本节课在注意纹路对比、背景对比的同时创作出一幅幅富有创新联想的作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启发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和美术学习的乐趣。
专家引领——课堂的学与思
课后,执教的两位教师先进行了课堂阐述,听课老师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周文雅校长肯定了两位执教老师的课堂,并以“小邮票 大世界”举例,指出在“美”与“术”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曹老师的课堂可以从更小的抓手切入,围绕立体平面的对比,引出制作方法。指出羌老师这一课是对教材的二度开发,玩转瓦楞纸,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韩燕清校长站在学科的角度表示学科的研究要形成案例文章,发现突破点,与之前的手工研究课对比,形成年段的学科素养,手工课二度开发要注重有效性的开发,丰富教研组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一次相聚,一次学习;一次聆听,一次生长。相信综合学科的老师们通过这次的观摩研讨可以学思相结,把握机会,扎根教学,提高自我!
(撰稿:刘明月/摄影:谢子翔/审核:宗红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