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教师沙龙>>文章内容
道乡雅集/漫谈人文素养,助力教师发展
——记南师大吴永军教授暑期线上讲座
发布时间:2021-08-2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倪嘉琳

炎炎暑热即将散去,可新桥第二实验小学教师们的教学热情却愈发滚烫,虽然疫情阻碍了大家相聚的脚步,但每一颗求知的心灵都活跃在网络之上。824日,我们有幸邀请到一路指导、见证新二小成长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永军教授,对全体教师作在线培训,主题为“简谈教师人文素养提升”。

一、谈吐如春雨,未闻其响,滴滴入心

吴永军教授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将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执着的追求、深刻的思想、不断的探索娓娓道来,所有老师都认真学习,仔细体悟,享受这一份精神的饕餮盛宴。


图1.jpg


吴教授的讲座语言深入浅出,开场他便强调阅读对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并向教师们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书单。通过谈话揭开为何要谈“人文素养”这一话题,指出当下在“双减”政策背景以及新二小教师素养提升“六百工程”的宏伟目标下,都离不开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图3.jpg


到底如何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呢?吴教授也给予了详细的解答:首先,教师要做到“阅读、欣赏、亲自然”,根据学校教师素养提升“六百工程”提出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书法、音乐欣赏、影片欣赏等陶冶自我的情操,培养教育情怀,更可以通过教育叙事、教师演出等方式提高对学生的关注,反思自己的教学,唤醒教师的灵性;其次,吴教授提出“教育需要纯粹的精髓气质”,不能以功利为导向,要守护教育的本意,呵护学生的求知欲;最后,吴教授告诫教师们,教育需要“正当性、合理性、道德性的手段”,拒绝效率崇拜,切勿忽视学生尊严和人性关怀,要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爱与关心,提高孩子的责任感与正义感。


图4(1).jpg


整个讲座过程中,吴永军教授以详实的教育案例、灵动的语言生动展示了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情怀,也对新桥二小的教师寄予殷殷嘱托。

二、勤学如春苗,未睹其长,日有所长  

吴永军教授的讲座如同春风化雨,坐在电脑前的每一位老师都认真做着笔记,时刻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感。






谈玲琪老师:

每一次吴永军教授的讲座都让我受益匪浅,这次的网络培训也让我对提升教师人文素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更要有不断提高人文素养的意识,要多阅读、多欣赏、亲自然;要有信念,懂得呵护与培养学生的“求知”精神;要运用正当性、合理性、道德性的手段。我们担负着培养一个又一个“社会人”的重任,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首先就应当正其身,做好学生的榜样。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培养学生的爱与关心、责任感、公平公正等等的基本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梁清老师: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担负着培养一个又一个“社会人”的重任。教师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对于小朋友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我们必须做到善于读书,学会学习,拓展视野,与时俱进,养成勤耕不辍、终身学习的习惯,做具有广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复合型教师。

薛翔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思想上接受过的文化财富,会给学生的心灵留下痕迹。许多学者、作家都没有接受过我们今天的知识,却成为大家,就是因为他们从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我们如果只是追求应试成绩而忽视打好学生的人文基础和精神底子,会使许多优秀学生无法达到其人生和事业应有的高度,也会影响一代人的成长。人文素养确实比知识、技能更为重要,更具层次。教育工作,从本质上来讲是要对人的精神、情感和气质进行影响和提升。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应具有高瞻远瞩的历史感、科学灵活的思维方式、不同流俗的价值取向、独到精辟的人生见地、淡泊优雅的生活志趣,所有这些都与人文素养无法分开

高可飞老师:

人文,人是生命,文是文化,宇宙万象自从有了生命就有了文化,慢慢聚积成了人文,因而人文的起源是生命,生命就是活着。既然活着,就要好好的活!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因为不得不来;最后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因为不得不走。从来到走,我们只是生命的过客,我们享受人文的熏陶,也丰富着人文的内涵。很喜欢张小娴说的一句话:我永远都不够好,我也不完美,可这有什么关系呢?我要一直走在更好的路上,过踏实的日子,爱该爱的人。

印丽华老师: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个又一个社会人的重任,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于小朋友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首先就应当正其身,作好学生的榜样。同时,我觉得教师作为当今社会的文化人文明人,更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我们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只有具备人文素养,教师才能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在教育与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作有情感的、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独立的人。

刘明月老师:
  通过本次吴永军教师的讲座,让我明白教师应该多阅读。教师与学生是互相依赖的生命,是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同时还应该包括自己的充实与成长,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在阅读中要多范围涉猎,例如艺术欣赏、名著阅读、教育叙事,通过定期促发教师反思并且将其表达出来,从而促发教师对于自己、自己的专业活动直至相关的物、事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发现其中的非凡意义。

顾茹玉老师: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仅靠盲目的辛苦只能增加倦怠的成分,是很难达到专业成长和提高质量的目的的。而教师读书就能起到树立教育信仰、平静工作心态,并能让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高质量成为一种可能。深广的阅读还能让我们从更宽广的层面理解教育,能够从社会的高度看教育,能够跳出教育看教育,能够对教育有更多的理性看法,而且随着阅历的增长而不断深化。同时帮助我们建立起教育的信仰、提升自己人生境界和样态。

:高琳老师

今日聆听了吴永军教授的讲座,收获颇丰。本次的讲座主题是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其实背后更是透露着中国教育的改革。曾经的我们上学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取得越高越好的学历,从而在就业时获得更体面或是更高薪的工作。时代变了,教育也在变。就像吴教授所说,义务教育不应以升学率来评判高低,高等教育不应以就业率来评判优劣。教育,不应局限于此。中国需要的不是应试机器,不是解题达人。中国教育未来的到路目标是优秀的科研型人才,所以教育的改革是势不可挡的。因而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了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也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未来学校一定将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平衡、社会与自然的交汇,未来学校一定将成为温暖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场所,在这样的理想蓝图中,新二小的老师必定会不断提升人文素养、精进专业能力,成为持续的终身学习者、动态迎接一切挑战的智创型教师。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一路手捧人性之光!

撰稿:倪嘉琳

摄影:全体教师

审核:杨立颖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新桥第二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第二实验小学(东南门)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