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将晚夏卷进温柔的清风里,卷进柔软的白云里,还卷进橘子味的拥抱里。9月17日上午,拂着初来乍到的凉爽秋风,新桥第二实验小学语文组迎来了新学期第一次展翅营教研活动,精准把脉促发展,凝心聚力启篇。
优课展示,教学有方
二年级倪嘉琳老师执教的《场景歌》。巧妙运用多媒体,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场景,将学生引入回忆。“一”是小小的魔术师,不停变化着读音。一+量词,富有节奏一起读。海上风景真美妙:一只海鸥、一条帆船、一艘军舰、一处港湾。乡村生活很丰富: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片花园。公园景色真宜人:一道小溪,一座石桥,一丛翠竹,一群飞鸟。我们都是小学生,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量词规律很好找,分清多少比大小。
二年级郑虹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玲玲的画》。以玲玲的心情变化为线索,串起全文。在学习课文中,培养学生的读写与内容提取能力。识字有口诀,“奖”字牢记它。学习玲玲动脑筋,遇事不害怕,动脑想办法,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既学习了知识,又感悟到了道理。
年级交流,助力发展
课堂展示后,倪嘉琳老师和郑虹老师反思了课堂中的不足,并提出了在课堂推进过程中的一些疑问。倪老师向专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全文结构类似,该如何有效推进,避免枯燥,同样的教学活动如何变有趣。郑老师在仿优质课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进行反思,识字部分还不够扎实,有待改进。
年级组的成员们对这两节课进行了探讨交流,交流互助,畅所欲言。
樊梦玉老师:郑虹老师十分亲切,再枯燥的知识也变得灵动,仿课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远方,取其精华扬长避短,郑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倪老师的课堂,结构清晰,行课流畅,如果能连结场景与课题,深入形声字,会更加巧妙。
陆苗老师:将自己的导入构思进行阐述“今天我们去游玩”,能更贴切小朋友的生活,塑造情境。如果能加以易混字辨析,可以更好引导学生掌握。郑老师富有亲和力,如果能将生字教学多多渗透到文章教学中,会更加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实情。
顾珊珊老师:顾老师提了一点点小建议。低年级的孩子在初读精读时需要给予更多次的字音纠正,加强记忆。读词卡时,老师可以固定位置,可以让学生看得更加清晰。
最后,江燕主任进行了总结,江主任肯定了二年级两位老师的教学智慧、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同时也直面问题、客观评价。倪老师板块清晰,但缺乏内在联系,需要注意搭建四个场景的关系,理清内在逻辑让课文条理更加清晰。挖掘量词不同的指向,有差别有侧重可以避免一些重复过程的机械感。
精准把脉,专家引领
朱洁如老师认为,本学期老师呈现出来的课堂,有自己的思考与见解。1、关注课堂细节,面向全体学生。词卡展示要规范,避免走动过多与个别化教学,举高、侧身、关注细节,这样才能面向全体学生起到巩固的作用。对于词语的教学,不能停留在字音,要更加深入,找找朋友组组词,实时检测学生的运用。2、教学语言要干净,教学字词多方法。在教学量词时,要多通过拓展,引导鼓励学生多想多说,思考身边事物,举一反三。3、课时规划要清晰,教学内容合逻辑。初读、生字词教学、扩充、仿说等环节要有明晰的课时规划,避免教学随下课铃戛然而止。朱老师也给我们进行了课堂重构,让我们对课时的规划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熟悉每堂课要达到的要求与内容,有的放矢,避免串讲。大情境贯穿,给学生更好的情境体验。4、结合学生实情,因地制宜。入课要快,不拖沓。二年级在课文学习中,教师要学会将学生由自然段引入意义段,做好衔接与提升。避免课堂“给”的多,要让学生去发现。用词精准、避免搭配不当。与学生实情相结合,因地制宜促发展。
在如此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的引导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及课堂转型。新二小的语文星鸟,在新学期,正挥展翅膀,逆风搏空,以希冀让未来“语”翼更加丰满,为星星娃们种下瑰丽的朵朵“语”花!
撰稿:蒋华虬
摄影:李 雪
审核:江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