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文墨虚若谷”,为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经典,提高我校教师们的书法水平,进一步将书法作为学校特色项目有效推进,给予学生良好的榜样作用,10月18日,由钟江舟老师领衔的“翰墨书韵工作坊”在书法教室开展了第二次活动,韩燕清校长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钟老师向老师们介绍了最负盛名的王羲之和王献之。俩人是父子关系,由于都在书法艺术上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后人将大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并称为“二王”。“二王”最主要的特征是“清”,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光明鲜洁,晶莹清澈,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接着,钟老师以王羲之《九月十七日帖》为依托,对教师们进行软笔书法教学和指导。以《频有哀祸帖》、《鸭头丸帖》为例,学习中锋用笔、篆籀绞转笔法,为以后学草书打下基础。在带领老师们复习巩固之前所学笔法之后,钟老师又以《得示帖》为例,用篆籀笔法写行草书,指导老师们要观察字的结构,笔的走势。最后,以王羲之《二谢帖》作为双钩填墨摹本,用笔挺劲,结体纵长,轻重缓疾极富变化,摆脱隶书和章草的残余,成为十分纯粹的行草体。细心品味,感受整体行气的滋润。
钟老师悉心指导,亲自示范应该怎样握笔,怎样下笔,以及怎样收笔,老师们个个聚精会神,将身心融于笔端。
这一次的活动,让老师们受益匪浅。相较于第一次的生疏,老师们逐渐挥洒自如。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利用闲暇时间加强学习,从自身做起,进一步端正自己的书写态度,努力提升自己的软笔书法水平,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使学校教育再上新台阶!
图文:徐君
审核:杨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