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提出】
汉语拼音是学生入学阶段学习语文的首要任务,它作为识字正音的有效工具作用不可忽视。学拼音,要操练,但不能按成人的想法去学与练。对于刚刚入学的6、7岁的儿童,面对着那些单调、枯燥的“符号”,如何顺利地通过语文学习的第一关,使他们对汉语拼音学习“情有独钟”?我认为其一,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在多种多样的游戏练习形式中,学拼音、用拼音。其二,应尊重孩子,满足儿童“说”的愿望,使拼音教学不孤立成为单调的字母训练。下面以《拼音教学Z、C、S》为例,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
【案例的描述】
一、 “童话”,学生学习拼音的乐园
学生在上半节课中基本掌握了声母Z、C、S的认读及拼读。此时,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把学生带入了神秘的童话世界。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Ci、Si时,我带学生进入这样的情景中: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刚刚认识的几位声母朋友他们正在那里生气呢!为什么呢,你听他们是怎么说的“你们认识我的这么多位朋友,可是……可是就连我最亲近的、不能分开的一家人都给我忘记了,我能不生气吗!我的小儿子正等着我做饭呢!”学生们的表情个个紧张,深深地被有趣的童话情景所吸引。自然地过渡到了整体认读音节学习。这时我把拼音卡片Z与i汇合到一起,学生们早迫不及待的嚷着“他们和在一起是个整体认读音节”,在这样的情景下他们不难推断出了结论。但学生们能否对所学的整体认读音节及时进行归类整理呢?在此年龄段的孩子还不能对所存储的信息自觉地进行加工,所以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借助小儿子的话“我们是不能分开的一家人。”那么这“一家人”应该住在哪里呢?学生们的小手举得老高,于是我请到了一位平日不爱发言的学生,她自信地把整体认读音节Zi放入课前复习整体认读音节的房子内,回答说“他们是不能分开的一家人”巧妙地把所学的整体认读音节进行归类。
为了能让学生们很好地区别声母Z和整体认读音节Zi,我对大家说可别把它—i给忘记了,不然声母Z就不跟你们好了,请同学们帮老师想想办法怎么读才能让大家知道我读的是什么?孩子们灵机一动“它的读音要比声母Z的发音长一些响一些——Zi”,多么精彩的回答。学生们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完成了看似枯燥的学习任务。
二、 满足学生“说”的愿望,使拼音学习不再单调
拼音作为学习文字的重要工具,关键之处就在于对它的应用。在读带声调的整体认读音节并组词时,出示拼音词组卡片ZU Ci。你能不能用所指出的音节组个词或者说句话呢?此处教学环节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把本节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这也是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的梯形的要求。尽管如此,学生组词说话的兴趣是浓厚的,因为他们在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经验后,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听,认真的钱泽楷说 “Zi,写字的字,我们小朋友来学校学习,就要学写字。” 瞧,调皮的夏志成说 “我组Ci,瓷器的瓷。” 乖巧的钱星说“Ci,组词的词,我们正在组词说话。”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交流着自己的见解,组词说话的内容紧紧围绕着与自身生活所熟悉的内容,语言来源于生活,也必将应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随感】
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不断获取反馈信息的动态过程。要使学生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学好汉语拼音,首先,要让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和满腔的热情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其次,要让学生主动动脑、动口、动手,主动获取拼音知识与技能。我按照这一指导思想组织本节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着拼音学习的乐趣,一首首朗朗上口的拼音儿歌 ,一个个有趣的拼音游戏,一则则精彩的童话……无不使孩子们对拼音学习兴趣倍增。枯燥的拼音学习变得趣味化了。在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方式中突出了汉语拼音的工具性、实用性的特点。从学生的学出发设计教学过程,通过多种多样的游戏练习形式,使他们在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里玩中学、乐中获,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同时尊重孩子,满足儿童“说”的愿望,重视口语训练,积累一定的词语,使拼音教学不孤立成为单调的字母训练。逐渐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栏目列表
拼音中的童话乐园
《 z c s》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1-10-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谢纪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