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润物无声的陶染,是春风化雨的感化,是下自成蹊的感导。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我们要教人,不仅要教人知其然,而且要教人知其所以然。中午,在带学生吃午饭的路上,发现一位男生走路一拐一拐的,走上前原来是鞋带散了,我示意他到边上把鞋带系好,以免绊倒自己或他人。男生走出队伍,蹲下后拎着两根鞋带不知所措。顿时我就明白了:他不会系鞋带。与此同时,一位热情的同学已经帮他系好了。吃完午饭,我走进教室,就系鞋带的事情和他们聊了聊,小张同学害羞地告诉我,因为不会系鞋带,他通常穿的都是粘粘的鞋子。小李同学也跟我说,如果穿有鞋带的鞋子,都是爸爸妈妈帮他系好出门,在学校时,如果鞋带散了,就要麻烦同学帮他系。十岁的孩子,但从来没有自己系过一次鞋带,这让我陷入了思考。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午,我带了两根鞋带走进教室,故作神秘的说:“同学们,今天,老师教大家怎么系鞋带,想不想学?”“想!”孩子们一阵响亮的喊声,从他们的回答中能听出他们很感兴趣,很期待。“先把鞋带按照两边的鞋眼穿好后,把两根鞋带先打一个结,然后用两只手的小母指把两根鞋带勾起,左手的母指和食指由外向里把鞋带挑......”就在我最后一步要“演示”结束的时候,不知道是在谁的带动下,班里响起了自发的掌声。感觉自己在做梦一样,我只知道,那掌声是孩子们用力拍的,激动地为我鼓掌。
在双减背景下,为帮助孩子们身心全面发展,获得更多锻炼和学习的机会,将学校教育延展到家庭,锻炼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给学生留下一定的自我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个体发展的选择与尝试,改被动到主动式的自我认知和自主发展。演示完,我说:“本周末回家的作业就是学好系鞋带,下周我们比比谁系得又快又好。”
接下来的时间,同学们还在尝试着系鞋带,可能刚上手还有点生疏,我找了已经会系鞋带的孩子去帮助他们,很快,有的孩子就学会了。直到放学,孩子们还在那自己摸索着,问我“老师,是不是这样?”“是的,把鞋带尾部收短一点就更好了”。教室传来一阵阵笑声。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滋润孩子的心田。让我们用爱心、诚心、耐心去换取孩子的开心、家长的放心、祖国的振兴;让我们尽情播撒爱的种子,让爱的旋律随风飘扬;让我们用爱心燃烧起永恒的火焰与孩子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