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金秋的微风和煦轻柔,金秋的蓝天白云飘逸,金秋的田野遍地金黄。
十月的金秋,十分的收获。综合组的老师们走进音乐课、科学课,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丹桂飘香“乐”悠扬
顾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蒲公英》,这是一首短小而富有梦幻色彩的儿童歌曲。旋律起伏跌宕,抒情优美,蒲公英被风儿轻轻一吹,打起了瞌睡,做起了美梦,小朋友们也开启了天真的想象。顾老师创设了蒲公英飞翔的情境,引导孩子们设计了蒲公英飞翔的动作随音乐感受它随风摇摆的感觉,以此体验三拍子的律动感。律动贯穿始终,且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活动使孩子们始终沉浸在情境中,并巧妙地利用数萤火虫的方式解决了歌曲弱起进入的难点,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宣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游子吟》,这是一首亲切的充满人性美的颂歌,抒发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情感。于是宣老师以关于赞美母亲的歌曲和诗歌来导入,介绍《游子吟》作者孟郊创作背景故事,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让学生跟音乐做缝衣服的动作来体会母亲的辛苦,整堂课以母子情深为依托,让学生在听赏、感受、吟诵、演唱、表现等活动中讲音乐本身、音乐画面情感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最终达到感受母子情、表现母子情的目的。
科学点亮智慧
蒋老师执教的一年级《借助工具观察》一课,先用眼睛直接观察、再借助放大镜、简易显微镜,通过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在让学生利用观察工具观察事物时发现利用工具观察更加便利。再从学生的自身入手,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对比用耳朵听和听诊器听心跳的不同,让学生亲身体验使用工具大大延伸了听觉功能,发现使用工具的好处。同时了解助听器,初步感受到利用工具可以拓展人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对用工具观察的好处有一个更具体,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详细梳理各种工具对应的感官延伸。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使得科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李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地球的表面》,课前对教材进行了钻研并联系常州的地理位置,对本课进行了独特的设计。在课堂中李老师以大问题为背景,让学生深入思考,理解各种地形的特征,总结发现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形特征,使我市有充沛的水资源优势。以长江为主线,暗藏5种地形,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更容易理解科学知识。最后通过所学制作立体的地形图,让学生知道模型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手段。课后学生们兴奋的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优秀教师的成长,没有捷径可言,需要经过不断地学习、提高和历练。此次教研活动,不仅展现了教师的风采,老师们还在互相观摩学习和交流探讨中,碰撞出了新的思想火花,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撰稿:顾茹玉、李莹 摄影:谈玲慧 审核:宗红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