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2021年11月21日上午,常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联合其他部门及社会力量共同举办的第十四期“星羽·青果父母学堂”小学班在常州市新桥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系列活动的第三讲。本次父母学堂的主讲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常州首批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师徐欢老师,她主讲的课题是《习惯是这样养成的》。
课堂伊始,徐欢老师按惯例就第二讲的课后作业——甜蜜储蓄和亲情记录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表扬和对于微信群里家长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徐老师还强调,每节课上的讨论一定要付诸实践,在家庭中落实,这其实也是在培养一种习惯。
徐老师以一个问题“我们使用过哪些教育孩子的方法?”正式开始今天的课堂。家长们回答的无非就是表扬、奖励、批评、打骂。徐老师以幽默的方式提醒我们多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
徐老师归纳了有关习惯培养的几个心理学概念:正强化(奖励)、负强化(保额打折)、惩罚和消退。以此引入正题——行为塑造与习惯养成培养:
1.目标行为确定。要跟孩子协商确定,强调目标要具体、单一、可评估。
2. 主要手段及强化物选择。
3.实施时间至少坚持21天。
4.约定条款。
徐老师特别强调:在家庭教育中,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要以爱与关怀为前提,要清楚标准,更要有好的设计和坚持。
再多的理论也要付诸于实践,徐老师罗列出4个小练习让之前分好的四个小组进行讨论,分别可以运用怎样的行为塑造训练方法。各小组的父母们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原来可以通过一个小的行为塑造,经过几种训练方法慢慢引导孩子其他行为习惯的塑造。
课后,徐欢老师建议家长运用课堂上学习的方法(强化法、惩罚法、消退法、塑造法等),要求父母跟孩子协商后,共同制定一个具体的、适合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或行为矫正)方案。该习惯养成档案目标具体、单一、可评估,并且持续时间期限至少需要21天。
两个小时的活动精彩纷呈,徐老师用她扎实的理论基础向家长们进行了习惯养成教育科普,还通过互动环节与家长们交流好点子,给予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意见,家长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让我们一起用高级赞美记录更多的“甜蜜储蓄”。期待下一课父母学堂的精彩开讲。
(图文:晁欢 审核:仲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