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向时光挥一挥手,
告别九月的金风飒飒,
迎来十月的层林尽染。
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为了更好地了解常州红色文化,尤其是了解瞿秋白的生平事迹,增强青少年学生对家乡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常州市新北区新桥第二实验小学五(1)中队的队员们在中队辅导员和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走进常州瞿秋白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学习先进榜样,树立理想追求,承担时代使命。
瞿秋白纪念馆位于延陵西路,由纪念馆和故居组成。自我校创建生态学校以来,队员们纷纷践行绿色出行的理念,设计了绿色出行路线。看,队员们纷纷绿色出行啦!
纪念馆是一座两层楼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馆门两侧墙壁上各有一块铜雕,右边的是瞿秋白与列宁,表现的是革命家的瞿秋白;左边的是瞿秋白与鲁迅,表现的是文学家的瞿秋白。纪念馆内共分为六大板块:少年苦读觅渡、寻求光明之路、探索光明之路、受命危难之际、领航左翼文化、苏区最后斗争。从少年苦读觅渡到苏区最后斗争,瞿秋白用短暂的36年生命践行着“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铮铮誓言。
纪念馆西侧便是瞿秋白故居,是瞿秋白一家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曾是瞿氏宗祠,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临时展厅。故居向同学们展示了瞿秋白一家人当年生活居住的场景。屋内摆放着简陋的桌、椅、床、柜等家具,桌上的文房四宝和挂着的书画作品,让同学们仿佛看到了一个认真读书、刻苦求学的少年瞿秋白。
瞿秋白已逝世多年,但他的信仰和理想、责任与担当,留在了历史的注脚里;秋白精神也永远镌刻在了一代代传承者的脑中,更流淌进了每一位前来瞻仰的少先队员的心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祖国的河山,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着红色的历迹。相信通过此次寻访活动,队员们一定会不忘历史,牢记使命,一定能够以昂扬的姿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也更加坚定了做好共产主义接班人的理想信念,让秋白精神、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红领巾寻访有话说
虞浩然:瞿秋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勤奋学习的精神更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追寻英烈的足迹,锻炼和提升自我,长大为祖国作出贡献!
钱妤涵:红领巾寻访活动,不仅让我追寻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回忆党的光辉历程、在红色革命土地上接受思想洗礼,还让我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对初心使命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在星星火炬的引领下,我将继续用心追梦,努力奔跑。
邱宇轩:怀着对革命前辈瞿秋白先生的崇敬之心我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参观了瞿秋白纪念馆。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由于叛徒告密被捕,他走向刑场时视死如归,凛然从容,牺牲时年仅36岁。由他翻译成中文的《国际歌》,至今在中华大地上激扬回荡。
车宸逸:最好的教员,是瞿秋白。他讲希腊、罗马,讲文艺复兴,也讲唐宋元明。他不是在跟小孩讲故事,而是把我们当作同游者,一同游历上下古今,东西南北。一进纪念馆,赞美他的帅气,听完生平讲解,理解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瞿秋白,您太让人敬佩啦!
丁鑫雨:通过此次寻访活动,我知道了瞿秋白这样一位优秀的革命家多重身份。他是写过“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诗人;他是第一个把国际歌翻译成中文的翻译家;他是系统地给中国读者介绍马列主义文学艺术理论的学者;他是让鲁迅写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人生挚友……
喜迎二十大
争做好队员
(撰稿:晁欢 拍摄:学生家长 审核:仲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