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调研促成长,勤研善教以致远
——记新桥二小10月份语文课堂调研活动
风起菊黄枫叶落,正是硕果累累时。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的理念,提高我校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新优质学校”的建设精准把脉,2022年10月24日,新桥第二实验小学语文组开展了10月课堂常规教学调研活动。本次活动有幸请到了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中山路小学党支部书记姜明红校长,常州经济开发区教师发展中心金东旭副主任,局前街小学资深语文教师王瑞芳老师,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课程部汤岚主任四位专家莅临指导。
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
本次共有8位语文老师执教,他们精彩纷呈的课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是鉴圳老师执教的是《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开始,是老师先带领同学们领略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利用过渡句感受圆明园独特的布局和建筑的宏伟,与后面的圆明园的毁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外通过搜集资料,与课件内容相得益彰,让学生们在直观影像的感染下对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发出由衷的赞叹。
陈银兰老师带来了一篇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她以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为切入点,结合单元导读和快乐读书吧的内容,详细介绍了神话故事。课堂中,陈老师借助课文插图,并配以音乐,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主人公盘古的伟大,做到了情景交融,层层递进。
柳溪老师执教的是《搭船的鸟》。柳溪老师以积极的姿态探索语文教学之法。不仅来自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模式的选择,更源于教师的综合素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常规养成特别好,每一位学生站起来都能绘声绘色的朗读,自信发言,积极探索。教学时注重整体文脉的把握及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左雅老师执教的是《葡萄沟》。她紧扣“美丽中国行”这个大情境,以旅游的方式带着同学们走进美丽的葡萄沟。课堂中,不仅扎实字词教学,还通过多样化的朗读带我们领略葡萄沟的美景,体会少数名族不一样的风情。
杨逸老师执教的是《黄山奇石》。杨老师以摄影展为任务,带领同学们去领略黄山风景区的秀丽风光。她以“奇”为线索,通过文中图片,让同学们在朗读中找到奇石的名称和形状等特点,感受黄山怪石的奇妙之处。
晁欢老师执教的是《松鼠》。她教学目标明确,板块清晰,由谜语激趣导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中,通过圈划文中的关键词句来梳理文中松鼠的特点,并将所找特点进行信息整合。最后晁老师能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和本课的写作特点进行读写结合,培养了学生的语用能力。
杨静老师执教的是《富饶的西沙群岛》。杨老师在教学时首先创设情境去旅行,回顾之前跟着课本旅行过的地方,然后强调本次旅行的目的地,并且了解其中的地理位置关系。接着解读课题,带着问题去旅行。在教学生字词时,重点解决了海参的参这个多音字,并从子源上教“鼓”。在教学描写海底生物段落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享了自己喜欢的海底生物及其原因,感受海底生物的特点并进行练说。最后化身成小导游,分组合作完成宣传富饶美丽的海底世界的活动。
提纲挈领的专家点评
三位专家对8节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充分赞扬了各位老师的文化素养,对于课堂的展示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于老师们的困惑和课堂存在问题也提出了改进建议:
金东旭校长:
1、左老师的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大问题的呈现与课堂教学关联性不强。课堂要基于真实的学习情境,包括识字情境、朗读情境和语言的真实情境。
2、陈老师教学的神话故事要关注单元的整体性,在课堂教学时要关注朗读的指导,做到多样化朗读。
姜明红校长:
1、是鉴圳老师从文本出发,利用教材文本特点,在梳理文脉之后抓住2-4自然段,带领学生追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学生在朗读和资料的帮助下,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但落实中还更应该关注创设情境的真实性,同时资料的出示时间可以再恰当一些。
2、柳溪老师的课堂亲切,语言的过度衔接自然。但教学时要注重整体文脉的把握,不要再使用低年段一句句教学的方法梳理课
王瑞芳老师:
1、杨逸老师的课堂常规要加强,要着重关注低年段的朗读与评价;要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内容,备课时要做到预设充分;
2、晁欢教师执教的是文艺性说明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范例语句的学习所得,从言语形式和表达维度出发,以审视的方式重新阅读文本,捕捉相关语句,展开品味和洞察。
教研有道,探索不止。每一次的活动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激起更多语文教学智慧的火花。相信通过本次活动,青年教师们会以此为契机,不断学习,不断探究,以“新课标”位引领,共研共思,共同成长!
撰稿:顾姗姗
摄影:各年级语文教研组
审核:高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