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育人故事王蓉
回顾我短暂的教师生涯,或许有些寡淡,或许有些太平常。但在不久之前,有位家长告诉我,他的孩子在妈妈公司活动中大声告诉了所有人,“他喜欢我”,更有许多小朋友用稚嫩的小手画出了一张张笑脸,一封封充满爱心的贺卡,告知我“他们爱我!”,瞬间,泪花溢满了眼眶,感觉给他们上再多的课,负再多的压力都值了!他们的喜欢,让我拥有了当一名老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我小学的时候有这么一位陈老师,她一声令下,一个眼神,全校都“瑟瑟发抖”,就是这么一位严厉的老师,在我心里,她却是温柔的。我二年级的时候原来的老师回家生宝宝了,是陈老师接的班。有一天,我的妈妈不能给我做早饭,是我的爸爸给我做的,这应该是我一生中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早饭,茄子炒饭,只有茄子没有饭,而我不吃茄子,我只能委委屈屈的饿着肚子去上了学,上着上着课我就饿了,我小学的时候还是比较害羞的,不愿意和别人说,一个人偷偷地抹眼泪,是我的同桌看我在哭就问我原因,然后去报告给了陈老师。陈老师就把我带去了办公室,给我泡了橙汁,还给我准备了饼干吃,我到现在还记得是达能饼干。就是这么一件陈老师应该都忘记了的小事,让我记到了现在。我也想做这样一位会被孩子一直记着的老师。还有许许多多对我有影响的老师,可能就是这些老师们在我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一颗想要成为像她们一样的老师的种子。
而这颗种子在我作为班主任的时候,在我的心中生长发芽,成为一棵参天大树,我也会去关心孩子,注意孩子的一言一行,愿意给孩子们买奖品,鼓励他们。
有这么一位转学生小梁,看上去略微有些严肃,明明是个四年级的小朋友,却板着一张脸像个小大人。刚开始的时候他在我们班里,“横行霸道”,“口出狂言”,一副要成为我们班的“小霸王”的样子。这些行为让我对他的印象非常不好,觉得这个孩子的家长过于溺爱,对孩子的行为没有进行约束。于是开学第一周之后我就和家长联系上,询问家庭的情况。妈妈告诉我,这个孩子之前都是在老家跟着奶奶一起生活的,奶奶对他非常溺爱,而且孩子会对奶奶的一些教育表示反对,不愿意听奶奶的话。这次被爸爸妈妈带着来这边上学,想带在爸妈的身边,也是哄骗着过来的,所以孩子对在这边上学非常不理解,也不愿意在陌生的环境学习。和妈妈交流过后发现妈妈对教育孩子也是比较生疏,大多数时间也是顺着孩子的意愿。
我开始思考,小梁刚开始来这边上学,在一个陌生的环境肯定会不愿意的,该如何让他感受到快乐呢?第一,肯定是老师的教育。老师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决定孩子愿不愿意继续上学,需要在他优秀的地方表扬鼓励他。第二,是孩子们之间的交友环境。孩子们是最单纯的,给他们点时间,他们就可以慢慢融入,而且他们不记仇,不会因为一点小事情就绝交。
当我还在思考怎么处理这个孩子的事情的时候,我发现小梁的一个优点。他非常乐于助人,在老师的投影刚开始的时候他会去帮忙拉开黑板;在垃圾桶满了的时候他会主动去询问老师要不要扔垃圾袋;在学生换座位的时候他会穿过半个教室去帮忙搬桌子。。。。。。就是这么多的小行为让我觉得这个孩子有一颗热忱的心,我开始在班级里表扬他的这些行为。我发现他的眼睛越来越亮,好似里面充满了星光,他的笑容越来越多,好像每一天上学都是很开心的。每一次和同学之间有矛盾,和老师反应情况时,虽然矛盾时很气愤,但是情绪平静的也很快,这又是他的一个优点,他能自我调节情绪。
就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一学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回顾这个学年,小梁的确改变了很多,小问题依然存在,但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可是他比之前就已经变好了很多,这就是进步,这就是教育的意义,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发现他的闪光点,发现他的优点。
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当老师过多的关注一个孩子缺点时,对这个孩子的成长会是一个灾难。只有转换角度,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孩子才能在老师的认可中得到成功的感受。很多时候,学生缺失的不是成绩,而是一种认可。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重拾自信。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这样孩子才会真正的信任我们,这些都是孩子进步的基石。
当然,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老师,我们必须坚守教育初心,将“上所施下所效”的精神传承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言行在孩子的内心深处产生排山倒海的内化力。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冰心曾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的潜能。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师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关爱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用不同的角度发现孩子的美,引领孩子展示自己美好的有创造力的内心世界,这才是教育的基本意义,是我们教育者应该去做的事情,应该遵守的原则。不放弃一个孩子,不放弃任何一次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