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教育叙事>>文章内容
师者如光 微以致远
——我的育人故事
发布时间:2022-12-1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郑红

       接到这个班级后,没几天便关注到了小D,他在做事情时眼睛总会不时地瞥一下老师,如果正好我也在看他,他就立刻收回目光,做出很“正经”的样子,每次和老师对视时,眼神闪烁,飘忽不定;在和同学玩耍时也总喜欢占上风,有谁不小心碰了他,是一定要还回去的,和同学多次发生摩擦,每次都有很多为自己辩解的理由。

    我联系了他的家长,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原来小D是奶奶带着的。父母离异后,爸爸外出干活两三年都没有回来过。我明白了小D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瞬时感觉内心很酸,心疼这个不自信又浑身带刺随时准备保护自己的小孩儿。

       苏霍姆林斯基说:爱学生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不但要爱学生,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他才会接纳教师,接纳教师的教学行为。

       只是心疼是没有用的,之后的日子里,我一直在关注这个孩子,想给他以温暖感化他,但和他无数次不同方式的沟通交流,每次效果都不理想,很难走进这个孩子的内心,给我的印象是他浑身带刺、心中没有信念、没有集体。为了能尽快帮助这个孩子,我查阅资料,翻看书籍,找视频、做笔记,寻求解决之道。

      学校的足球比赛给了我和孩子在课堂外的新领域近距离交流的机会,那天中午,我接到他奶奶的电话,说孩子特别想参加足球队,想买一双足球鞋,不买能不能参加。我听出了电话那头的恳切,答应奶奶买不买足球鞋都会让孩子加入足球队。下午,孩子高兴地来上学了,和队员一起讨论怎样能更好地得分,怎样减少失误,竟然成了我们班的主力,赛场上的他如疾风闪电、灵活洒脱,和平时判若两人。

      听他奶奶说,第一场球赛我们班赢了,他高兴得一晚上没有睡着;第二场输了,他又急得一晚上没睡着。听了这些我内心泛起一阵喜悦:终于有一件事能打动这个孩子的心了,也许这正是对他最好的教育机会。在足球赛结束之后的班会课上,我以这次球赛为主题开展了“我心中的班集体”讨论会,他在发言时说:“当时就是想让我们班赢,想给班级争光,后来在比赛结束时和对方的队员击掌告别,互相祝贺,我认识到不一定非要赢了。”他说得很自然,目光很真诚,我感觉此刻的他才是最真实的。我告诉孩子们:胜负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一起拼搏了,是不是尽了全部力量。没让我想到的是他课下竟然有话没话地找我说话,我终于找到走近这个孩子的方法。到现在,我知道比赛的胜负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比赛中体会团结和拼搏,找到奋斗的价值。

      教育是爱旳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最好的教育,是对学生内心的尊重和唤醒,是“曲径通幽”的温暖,是“润物无声”的滋养。我会在教育这片沃土上,继续用“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在默默的耕耘中守望一树花开,享受教育幸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新桥第二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第二实验小学(东南门)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