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创课堂 | 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思维型课堂
最美人间四月天,不负春光。在这春意盎然,百花齐放的季节里,新桥第二实验小学数学组开展了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有幸邀请了常州市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陈建伟校长莅临指导,韩燕清校长及数学组全体教师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严雯华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抽屉原理》,本节课借助“抽屉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化繁为简、从简单问题入手的研究策略,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推理等活动,经历“确定硏究变量一一确定研究起点一一经历‘抽屉情境’的建模过程一—经历‘抽屉原理’的建模过程”培养学生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思考和推理。
马越老师执教《数学广角——集合》。马老师首先引入了生活中的脑筋急转弯,从而引发出重复的概念,通过设置学校运动会的情景,使学生发现会产生一个同学同时报名两项比赛的可能,最后在教授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寻找合适的方法表示有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马老师在学习活动中,通过交流探索,深化了学生对维恩图的理解,教学过程中既关注了学生对知识本质的探究,也关注了学生对知识结构框架的理解。
数学组孔琦、王汀、王欢欢、薛翔四位老师立足数学课堂,提出了一些建议。
王汀老师:马老师的课堂中学生第一次活动是把原先杂乱的表格重新修改,在修改过程中感受到要把重复的元素写在一起,用集合表示更方便,更能直观看出重复部分。在这个环节中,如果老师能组织活动,模拟真实情境,用两个呼啦圈套一套,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
王欢欢老师:马老师的《数学广角——集合》结合新课标,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培养了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的能力,教学稳步推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从而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孔琦老师:在《抽屉原理》这节课中,学生经过讨论得出总有一个抽屉要放“商+余数”本书时,老师如果能留给学生更加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寻找实例来推翻刚才的结论,这样做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也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思考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薛翔老师:严老师上的《抽屉原理》一课结构完整,过程清晰,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初步了解“抽屉原理”,并学会了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陈建伟校长对两位青年教师的课堂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1.教师要加强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确立每一个学习活动的目标。
2.课堂中加强关注学生的研究过程,引发学生之间的互动。
3.关注新课程标准的落地。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此次数学教研活动中,精彩的情境课堂、同伴的交流共进、专家的前瞻引领,滋养着老师们且学且研且成长,且行且进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