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韵飘香香如故,拾阶而上提素养。为进一步落实小学学科核心素养,有效提高小学美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5月23日上午,在新桥第二实验小学举办校际联合教研活动,新桥教育集团美术、科学老师们齐聚新桥二小,一起聆听了我校刘明月老师、李莹老师和飞龙实验小学张洲老师执教的课堂。
第一节课由刘明月老师执教的《装饰瓶》通过装饰瓶大赛闯关任务,启发引导,让学生产生对瓶子的装饰意识,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设计能力。结合生活中的各种因素,来自于生活,美化于生活,对生活以启迪和导向。本课对于培养学生设计、实践、创作意识是有益的。学生根据生活中事物进行感悟、理解、对装饰瓶抱有极大的好奇心,能够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培养创作个性。初步培养学生的设计意图、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能够感受变废为宝的乐趣,知道保护环境,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第二节张洲老师的《罐和壶》是一节“造型•表现”课程。本课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生活细致观察的习惯,让学生通过艺术创作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丰富他们的艺术体验和感受。本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欣赏罐子,第二课时学习壶。本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用超轻粘土的方式制作各种各样的壶。教师紧密联系生活,从自家壶和罐的实物切入新课,利用PPT 罐的图片进行添加,分别是壶嘴、壶把手等部件,使之成为壶的造型,巧妙地化解了教学难点。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直接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课堂气氛活跃。
第三节课由李莹老师执教《化石燃料煤炭》。李老师把学生不熟悉的煤炭带入课堂,先让学生通过感官观察和使用工具如铁钉、纸、显微镜、锤子,认识煤炭的基本特征。再通过收集化石资料,构建煤炭与植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推测煤炭的形成过程。煤炭在中国分布广泛,且从宋朝就开始被中国人广泛使用,现在中国人对煤炭的使用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学生似乎从来也没见过它,为什么?引发学生思考,最后拓展对煤使用的正确态度。新桥实验小学赵春霞老师评价这节课里教师能够从学生生活出发,进行教学设计,逐步的让学生建立煤与日常生活的勾连。新龙实验小学夏菁老师说李老师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重构,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节能环保的意识。
本次活动给更多的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自己的平台,相信青年教师们在这样浓厚的教研氛围中,能够汲取营养,分享学习收获,进行思维碰撞,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撰稿:刘明月 李莹 摄影:顾茹玉 曹杨 李莹 审核:宗红芬)